在建筑設計事務所里,晉升為主創建筑師,常被視為從“畫圖高手”蛻變為“帶隊領袖”的分水嶺。
然而,許多事務所犯的一個常見錯誤,就是把最會做設計、畫圖最快、熬夜最多的人,直接推上主創的位置。看似合理,實則危險。
真正的一流主創建筑師,靠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,而是換個腦袋 —— 從「我做得最好」轉向「我帶得最穩、最遠」。
以下是成為卓越主創建筑師的10個關鍵重點,也是許多優秀設計師在升任主創之后必須重新理解與調整的思維。
?
一、你不再是那個“永遠救火的關鍵人”
過去你擅長獨立完成復雜方案,是團隊的中流砥柱,但成為主創后,再也不能用“自己做最快”當借口。
你要做的,是設法讓團隊理解目標、自主解決問題,并在過程中成長。你真正的價值,不在于你自己做得多快,而在于你能不能帶出一個戰斗力強的設計團隊。
?
二、建筑主創的第一責任:讓人聽你,而不是你會做
領導的基礎,不是能力,而是信任與說服力。你要讓設計助理、建模師、結構顧問甚至客戶愿意聽你、相信你、跟你走。
這來自于你能不能清楚溝通愿景,是否有判斷力、組織能力和公平的判斷,而不僅是你能畫出幾張完美的立面圖。
?
三、別再自己下場畫圖 —— 掌握「交辦與授權」才是主創的核心戰力
許多新手主創最常見的問題是:放心不下,把自己過去熟悉的事情抓得死死的,不肯放手。
你應該做的是:
給團隊適合他們能力的任務,讓他們逐步累積設計判斷。
不要介入每一個圖層細節,而是定期檢視成果、給予反饋。
讓大家清楚知道設計目標與標準,明確邊界(時間、預算、設計語匯)。
主創不是“做設計的人”,而是“讓設計可以被完成的人”。
?
四、從設計者到設計導師的轉變
當你的團隊出現失誤,不是你自己重做,而是引導他們看出問題、理解根源、再自己解決。
培養一個懂判斷的助理建筑師,遠比你畫出一張完美的分析圖重要一百倍。主創的成就,是團隊能力的放大器。
?
五、績效不是月底的評分表,而是日常對焦
想成為好主創,你必須定期給予設計反饋,而不是到了結案才回頭檢討。
每個團隊成員都該知道:
他們現在表現在哪里?
還有哪些可以精進?
公司或事務所對這個案子的期待為何?
越是早期介入溝通,越能避免團隊后期爆雷。
?
六、鼓勵參與式績效回饋,讓設計團隊更成熟
試著讓團隊成員自己先評價這階段的設計成果,你會發現:
他們往往比你想得更嚴格。
自評讓他們更有參與感、減少防衛心理。
而你要做的,是幫助他們把這些「模糊的感覺」轉成「清楚的成長目標」。
?
七、再好的設計助理,也會在績效面談中提出不滿
許多表現很棒的年輕設計師,在1對1回顧時,反而最容易開炮:案子沒成就感、節奏太趕、意見被忽視……
不論他們說得對不對,主創的任務不是反駁,而是傾聽與引導。這才是真正的團隊管理。
?
八、向上管理:主創不只向下帶人,也要向上協調
主創建筑師不能只顧自己設計小團隊,還要善于向上溝通,尤其是與合伙人、業主或高階設計總監。
包括:
理解業主真正關心的目標與雷點。
明白合伙人希望你扮演的角色(沖鋒型?控場型?對外代表?)。
學會將團隊成果“轉譯”為高層關心的語言(如:進度、費用、可行性)。
主創是個夾心餅干,向上不懂說話,項目不會飛;向下不會帶人,團隊無法撐。
?
九、跨部門思維是主創必備的基本功
身為主創,你不再只負責立面、平面與建模,而是整合結構顧問、機電、法規、施工圖、預算等。
你必須從設計細節中跳脫,回頭思考整體:
這設計語言與結構系統匹配嗎?
客戶的預算容不容得下這道立面?
施工階段會不會被打回票?
別再以為自己是“設計部門的人”,你已經是項目全局的領導人。
?
十、主動分享信息,才能讓團隊有方向感
一流主創,不怕透明。越早把業主反饋、合伙人意見、進度變更告訴團隊,大家越能快速調整、對焦方向。
信息延遲,帶來的是混亂;信息公開,帶來的是信任。
?
主創不是技術升級,是思維重組
晉升主創建筑師,不只是頭銜的變化,而是角色的轉換。從親自下場解決每一件事,變成設定方向、帶出人才、保障成果。
?
一句話總結就是:不再靠自己做得最好,而是靠團隊因你而變得更好。
想成為一流的建筑主創?別只是磨練圖面技巧,請先訓練你如何放下自己、放對重點、放手讓團隊成長。
那才是真正能帶項目、帶團隊、帶未來的建筑人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